问
1、纳税人享受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需要保存哪些资料?
答
纳税人子女在境内接受教育的,享受子女教育专项扣除不需留存任何 资料。纳税人子女在境外接受教育的,应当留存境外学校录取通知书、留学签证 等相关教育的证明资料备查。
问
2、前两年在中国读书,后两年在国外读书,现在填写信息选择中国还是境 外?证书由境外发放,没有学籍号,怎样填写信息,是否可以扣除?
答
目前,子女教育允许扣除境内外教育支出,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仅 限于境内教育,不包括境外教育。如符合子女教育扣除的相关条件,子女前两年 在国内读书,父母作为纳税人请按照规定填写子女接受教育的相关信息;后两年 在境外接受教育,无学籍的,可以按照接受境外教育相关规定填报信息,没有学 籍号可以不填写,但纳税人应当按规定留存相关证书、子女接受境内外合作办学 的招生简章、出入境记录等。
问
3、如果纳税人在接受学历继续教育的同时取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证书或者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的,如何享受继续教育扣除?
答
根据《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纳税人接受学历继续教 育,可以按照每月 400 元的标准扣除,全年共计 4800 元;在同年又取得技能人 员职业资格证书或者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的,且符合扣除条件的,可按照 3600 元的标准定额扣除。但是,只能同时享受一个学历(学位)继续教育和一 个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因此,对同时符合此类情形的纳税人,该年度可叠加享受 两个扣除,当年其继续教育共计可扣除8400元(4800+3600)。
同一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扣除期限最长不得超过 48 个月。 同时,关于学历(学位)继续教育,应当是学信网能够查询到详细信息的, 否则不能扣除。该事项有专人负责核查,切不可编造或虚报。
问
4、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享受的时间范围?
答
纳税人的住房贷款利息扣除期限最长不能超过 240 个月,240 个月后 不能享受附加扣除。因此,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扣除。
问
5、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扣除可以同时享受吗?
答
不可以。纳税人及其配偶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同时分别享受住房贷 款利息和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
问
6、某些行业员工流动性比较大,一年换几个城市租赁住房,或者当年度一 直外派并在当地租房子,如何申报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
答
从最开始对新冠疫情的猝不及防,到全民抗疫的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再到实现疫情防控常态化,我们积累了丰富的抗疫经验。
问
7、大病医疗的相关数额怎么填,有地方可以查询吗?
答
可以查询。医疗保障部门会向纳税人提供在医疗保障信息系统记录的 本人年度医药费用信息查询服务。可通过手机下载“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 并 注册、登录、激活医保电子凭证后,通过首页的“年度费用汇总查询”模块查询。 建议您日常也保存好相关票据备查。
问
8、纳税人配偶、子女的大病医疗支出是否可以在纳税人税前扣除?
答
从最开始对新冠疫情的猝不及防,到全民抗疫的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再到实现疫情防控常态化,我们积累了丰富的抗疫经验。
问
10、大病医疗支出中,纳税人年末住院,第二年年初出院,这种跨年度的医疗费用,如何计算扣除额?是分两个年度分别扣除吗?
答
纳税人年末住院,第二年年初出院,一般是在出院时才进行医疗费用 的结算。纳税人申报享受大病医疗扣除,以医疗费用结算单上的结算时间为准, 因此该医疗支出属于是第二年的医疗费用,到 2022 年结束时,如果达到大病医 疗扣除的“起付线”,可以在汇算清缴时享受扣除。
1. 参与方式: 2024.8.5~2024.8.9活动期间,群内将发布活动参与链接,点击“立即参与”即可参加活动。
2. 奖品领取: 获奖者需在收到中奖后24小时内,添加@首席福利官 微信并登录平台领取奖励。
3. 激活与续享规则:
- 用户登录牛快计平台后则视为激活奖励。
- 激活后,用户需要保持使用软件。每13个月内,用户在软件内完成一家企业的会计核算事务,即可自动续享接下来12个月的免费个人版服务。
- 会计核算事务需为真实有效,任何作弊行为一经发现,将取消个人版资格及后续续享权利。
4. 注意事项:
- 活动期间,请保持关注社群动态及手机短信,以免错过重要信息。
- 如遇技术问题或疑问,请随时联系社群管理员,我们将尽快为您解答。
- 请确保参与活动的手机号准确无误,中奖领取到的个人版账号将无法换绑手机号。
咨询热线:0519-85122137